•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维联文化

《雪证金刚经》 附錄一:雪證《金剛經》大偈

时间:2022-06-02 00:00:44  作者:雪漠  来源:《雪证<金刚经>》  浏览:   评论:0  
内容摘要:  雪漠造頌
  壹《金剛經》傳播因緣略說
  般若部經典,東漢傳漢土。魏晋南北朝,始傳於教內。
  士人重玄學,崇尚老與莊。崇尚虚無者,興趣般若空。
  僧人為...


  雪漠造頌
  壹·《金剛經》傳播因緣略說
  般若部經典,東漢傳漢土。魏晋南北朝,始傳於教內。
  士人重玄學,崇尚老與莊。崇尚虚無者,興趣般若空。
  僧人為弘法,玄學解般若。羅什之譯本,從此傳海內。
  或愛文字美,或喜其哲理。或經調心訣,或以悟之鑰。
  信徒日日誦,靈驗逾千年。達摩西來時,《楞伽經》印心。
  四祖勸學人,常誦《金剛經》。五祖創東山,普弘《金剛經》。
  六祖以是經,聞而得開悟。惠能悟道偈,已透般若理。
  後來弘法時,力稱般若法。力戒小乘法,不從六根入。
  道遍一切處,要心無所住。見性觀實相,無住為方便。
  定慧融一體,非小乘禅觀。平常心是道,無污即是浄。
  無造作是非,無取捨凡聖。道無知不知,遠離諸覺受。
  若知是妄想,不知是無記。《金剛經》重心,解經講降伏。
  通達空無我,無住亦無相。破相兼破空,破佛不染塵。
  面對物欲潮,保持澄明心。
  

  贰·總說《金剛經》品
  說網要
  般若六百部,精要《金剛經》。大乘之網要,涵六波羅蜜。
  般若為根本,五法方有益。若無大般若,佛法成世法。
  天下無如佛,十方亦無比。內覺無妄念,外不染六塵。
  世與出世間,無有如佛者。般若生大慧,此慧生諸佛。
  攝持諸菩薩,外道無此義。
  
  般若十六會,文豐而義富。唯此《金剛經》,博約而深邃。
  義蕴多玄廊,條理不繁密。此經若廣傳,佛種遂不斷。
  本經之大要,遣除諸妄執。如來之覺性,眾生亦本具。
  只因妄執霾,障蔽彼晴日。此經如大風,掃卻諸迷事。
  亦如金剛劍,斬斷大煩惱。
  
  說真俗
  世上有二諦,亦分真與俗。俗諦世間事,執著障大目。
  有相之事物,無不當真實。假觀當真觀,夢境成實事。
  著相而昧性,捨本而逐末。真諦即實相,緣起性空義。
  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真諦有八不,龍樹曾著述:
  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
  不悟此八不,即名諸眾生,悟此八不者,即為大覺者。
  迷悟有次第,六輪成幻影。般若離二邊,遣蕩諸情執,
  洗滁清净時,圓融成中道。除妄開大慧,現其本具智。
  無相無不相,說空而不空。萬相雖森羅,見其本體無。
  此經為大網,涵攝諸佛智。無法而不顯,無義而不障。
  俗諦與真諦,第一義空義,皆融此經中,一一而俱足。
  無我等四相,即是大空義。滅度諸眾生,即為俗諦事。
  實無滅度者,燦然見真諦。俗諦行布施,真諦無所住。
  通達無我法,諸法平等事。
  

  說執著
  執著有兩種,我執與法執。我執執色身,五蕴以為實。
  法即諸萬相,執此亦為執。執我成煩惱,執法所知障。
  二障因無明,故名為惑障。由惑而造業,業障於此起。
  因業而受苦,又名為苦障。苦障亦報障,成生老病死。
  成佛除報障,而成法身德。
  
  二障有粗細,粗障因分別。分別心起時,此障即出世。
  細障曰俱生,多生成習氣。滲入八識中,緣生隨念出。
  粗細皆妄執,無始起無明。猶如大雾霾,生生又世世。
  二障若不除,此心不能净。愛執生娑婆,净土成迷路。
  故當學般若,明理開正智
  叁·釋經名品
  說五重
  經名有五重,名體宗用相。名者標概要,區別於他經。
  體者經之體,依體而起修。宗者為修宗,修行之旨趣。
  用者成大效,相者分教相。小始終頓圓,華嚴宗之判。
  天台分四種,小始和別圓。
  

  釋經
  經字本為線,經緯而成織。此錢串佛慧,故而名之經。
  上契於佛心,下惠於眾生。原名修多羅,引申常與道。
  

  釋金剛
  金剛跋折羅,原為金中精,最堅且最利,能壞一切物。
  涼州有俗語,以說金剛利:沒有金剛鑽,不攪瓷器活。
  帝釋有大寶,亦名為金剛,常與修羅戰,大力有大能。
  金剛手與索,金剛身與力,金剛語與愛,無死金剛心。
  金剛不可壞,摧伏諸魔軍。金剛如大火,熾然罩天空。
  四方不能近,近者喪身命。更說金剛寶,諸色益眾生。
  青色消災厄,除障成三身,除障度苦海,猶如波羅蜜。
  黄色得滿求,莊嚴成萬行。紅色向日火,如千日臨空,
  始覺合本覺,以燒煩惱薪。白色清濁水,合覺能背塵。
  出五濁惡世,以達清涼境。碧色除毒害,如除我法執。
  無色名空色,行住於虚空。我空法亦空,此空亦為空。
  五蕴皆空時,如如不動心。
  金剛之大堅,喻實相般若,隨緣而不變,在纏無染心。
  金剛之大利,喻觀照般若,無惑而不斷,法我皆破清。
  金剛之大明,喻文字般若,能開悟解慧,無明成大明。
  金剛無上寶,價值不可稱,金剛喻智慧,光明且鋒利。
  是故大手印,亦名金剛禅,又名無為法,更名金剛智,
  斷除諸煩惱,到達涅槃地。
  
  釋般若
  般若非凡智,可以證道體,超凡以入聖,了生而脫死。
  般若有兩種,實智與權智。實智般若體,親證真相慧。
  無智亦無得,智境一如如。五級證道後,方得通達位。
  權智方便智,亦稱後得智。明現象差別,引六度萬行。
  此為般若用,實智後生起。修學度眾時,二智不可缺。
  
  次有四分法,自性與文字;還有道般若,趨往佛之途;
  更有果般若,諸佛究竟智。
  
  更有三分法,文字是其一。眾生惑障重,猶如雲蔽空。
  若無文字智,無以掃鳥雲。悟入文字境,體會智慧意。
  由文生觀照,契入實相門。
  觀照般若者,於行為起用。諸法融般若,非離法別存。
  此即子光明,時時警覺生。以佛大智鏡,時時以自照。
  初時如弦月,日久而成輪。
  
  實相般若者,也即母光明。更名為本覺,諸佛之法身。
  始覺合本覺,子母會光明。久久成一味,緣起即性空
  照見即為智,解了便成慧。決斷即是智,簡擇方為慧。
  知俗諦為智,見真諦為慧。明妙有為智,契真空為慧。
  智多稱世間,慧方能解脫。世智有邪辦,大慧成羅漢。
  智慧相合時,真俗成一味,方可名般若,證此成法身。
  
  尚有五分法,藉以說般若:一實相般若,形而上本體。
  二境界般若,現象諸行履。此生於道體,亦為自然智。
  三文字般若,流於自性體。四方便般若,行為見大用。
  五眷屬般若,六種波羅蜜。
  
  釋波羅蜜
  梵語波羅蜜,中文有二義。一是過程義,古人譯為度。
  二為圓滿義,亦譯到彼岸。六種波羅蜜,亦譯為六度。
  般若佛獨有,五度為共法。外道亦佈施,諸善亦尊崇。
  差別在般若,住相不住相。般若領六度,才是波羅蜜。
  離此大苦海,乘彼智慧舟,度煩惱大流,到達涅槃城。
  
  涅槃無生滅,有常樂我净。不生亦不滅,不垢亦不净。
  眾生生滅者,是相不是性。心動故相動,輪迥成幻影。
  性本無來去,無此亦無彼。安住自性者,故能超輪涅。
  妄心生大波,方能有生死。彼岸無分別,真心成涅槃。
  
  此岸有煩惱,起於見思惑。思惑煩惱障,計其數有十:
  我邊邪二取,貪嗔痴慢疑。我見為其本,破我則障除。
  見為概念執,思惑我見生。有分段生死,因執於人我。
  二乘有法障,日塵沙無明,有先天後天,有遺傳變異。
  遂因此大緣,有變異生死,證無餘涅槃,當破我法執。
  法我易偏空,偏空成大難。空雖為破執,易墮斷見中。
  故於空有見,兩者皆不執。
  
  波羅蜜有六,布施當先鋒,般若來壓陣,貫通五中軍。
  有捨更有斷,方是真解脫。理智當一如,無生亦無滅。
  六法雖是法,般若亦是果。證得般若者,即是到彼岸。
  彼岸實無岸,無岸方是岸。無岸無水時,方是到彼岸。
  

  釋經體
  經體即是網,網舉而目張。點金之手指,故當明經體。
  千頭並萬緒,皆繫於此體。此經之大體,即諸法實相。
  故當離於相,如如不動心。文字註實相,觀照修實相,
  清浄生實相,此即為經體。
  
  釋宗義
  明宗即明修,宗者主之義。此經當大修,實修更自證。
  聞思修三慧,缺一而不成。三寶有三種,漸次而證成。
  住持之三寶,佛法與僧眾。更由自性寶,證常住三寶。
  宗以明心性,而得成解脫。教由教義顯,離苦而得樂。
  故說《金剛經》,以心性為宗,此宗應實踐,當依教奉行。
  非往生佛國,非到達天宮。有住修為因,無所得為果,
  諸法與非法,二者皆不取,離相卻修善,破空不偏空,
  而以破執故,直趨解脫城。
  
  釋用
  此經有大用,不離此經體。明體見實相,明宗知心性。
  明宗因地修,因用果地證。明用得大果,大果無所得。
  經用為斷疑,經用無住心,明空即是覺,執有即眾生。
  法界雖有十,融入一真體。空有皆不著,更雙照二邊。
  是名觀實相,日月不住空。欲了脫生死,須化除我見。
  除見之要訣,當開根本智。理上雖易悟,事上當漸除。
  猶如舟行水,徐徐到彼岸。亦如種大樹,從容待時光。
  
  世事如大波,水流且湍急。若随波逐流,難以到彼岸。
  理體即實相,理體即正智。智外本無理,理外亦無智,
  理知本一體,水波是一喻。如來智慧海,即是此實相,
  得此證法身,本是一源體。人本有八識,妄想即分別,
  第六名意識,分別生我智。執著第七識,障深蔽光明,
  觀照轉二識,前五成妙用。妄想執著盡,即得無師智,
  此是自然智,亦名如來藏。更外為自性,法爾本來具,
  此智非外來,故而曰無師。
  
  當自覺自證,故而成自然。根本後得智,遂成道種智。
  此智有因緣,當為眾生說。開佛之大心,示佛之知見。
  得悟而成佛,亦名第一義。般若自然智,自證方能知,
  如人品茶味,言語難形容。言斷心滅處,方有般若生。
  破我可滅罪,成就諸如來。但盡諸凡情,其實無聖解。
  狂心已歇後,即是大菩提。掃除而不立,即是金剛智。
  立若成大執,大執障明體。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
  慧觀當下時,為道大手印。觀照功純時,證果大手印。
  
  釋經相
  釋相即歸類,辦經中旨趣。眾生根器異,教相亦多種,
  對機說法時,八萬四千門。半滿與權實,漸頓和偏圓。
  諸時之教相,因材而施行。如乳亦如酪,如酥如醍醐。
  婴兒食果珍,有時亦不化,壯夫吞牛肉,大力因此生。
  是故諸教法,不可執一相。天台之判教,有藏通別圓。
  賢道之判教,小始終頓圓。小藏即小乘,通始即大乘。
  始教當觀空,三乘共行通。別教非共行,觀有亦觀空。
  密教當屬別,觀修諸本尊。賢首為終教,觀空不住空。
  由假而入空,由空而出假,因有次第故,故名為別終。
  
  圓教成一味,一修一切修。空有和中道,三諦成圓融。
  事理與事事,攝小始終頓,亦融藏通別,一味證光明。
  賢首加頓教,當體即佛成。明一念不生,不涉諸次第。
  光明大手印,當屬於頓教。
  
  因由時機故,化儀亦多種,頓漸和秘密,隨類而不定。
  一次盡實義,是名為頓儀。分次而說時,是名為漸儀。
  隨類領解者,是名為不定。各不相知者,故名為秘密。
  四儀互交匯,智慧成汪洋。此經融圓頓,窮徹真空理
  空有皆不著,二邊亦不取。雙照更雙遮,至圓易至頓。
  能攝諸經教,功圓成萬行。頓漸亦統攝,一慧徹三空。
  
  釋作者
  羅什生天竺,譯義為童壽,七歲即出家,日可誦千偈。
  師盤頭達多,遂通小乘義。能攻諸外道,國王恒上供。
  道外諸術藝,盡皆通達畢。後拜大乘師,須耶利蘇摩,
  誦中百二論,年二十受戒,更學論與律,稱三藏法師。
  後得到龜兹,母命傳東土,雖可弘聖教,但對身無益。
  羅什發心道,利眾而忘驅。初得放光經,魔來蔽其字。
  廣誦大乘經,洞悉其奥秘。後度小乘師,辯論使其服。
  升座講法時,諸王跪於地,當其升座凳,名揚於諸地。
  
  前秦建元年,異星出於世。太史奏苻堅,大德當輔助。
  遂遣呂光將,七萬伐龜兹。龜兹兵敗後,還至西涼地。
  前秦已敗亡,呂光駐此處。雖知羅什賢,只是當術士。
  羁留十七年,神異屢屢出。姚興崇三寶,迎師至長安,
  駐錫逍達園,招徒興譯事。譯經三百卷,青史留甘露。
  雖為時事逼,破戒成憾事。然則如蓮花,高潔出污泥。
  羅什譯大經,猶如釋迦出,不拘諸外形,依義不譯語,
  漢文信雅達,幽微無障蔽。茶毗舌猶在,以證真實義。
  佛法自此興,光照不夜路。
  
  肆·釋經詳解
  第一品法會因由分
  六成就
  諸經有三分,一名為序分,二名正宗分,三名流通分。
  序分六成就,故日正信序。如是信成就,如者為不異,
  明言佛所說,辭義不認也。如者喻不動,本具之體性。
  如為明鏡台,會當照萬相。是者當下是,息生滅刹那。
  水不離大波,強名為是也。
  
  我聞聞成就,阿難得多聞。法性覺自在,三昧遂成聞。
  小乘諸大經,皆由阿難誦。集律優波離,誦律富樓那。
  聚會七葉窟,上首大迦葉。次後多結集,又名大眾部。
  更有多次集,遂成大藏經。此我有廣義,法界起於心。
  心佛與眾生,三者無差別。聞者聞成就,返聞聞自性。
  經文得銷融,回歸自性中。讀經當體會,受用才無窮。
  六道諸眾生,耳根最圓通。十方擊鼓時,十方皆可聞。
  耳根俱足時,萬千功德生。
  
  一時時成就,解脫當念生。十世古與今,皆在一時中。
  靈山會沒畢,一箭穿三空。當下成一念,萬劫在一心。
  清風歎明月,桃紅笑春風。更問東君客,何方有佳音?
  佛者主成就,中道自圓融。處在孤獨園,穿越時與空。
  大者生大願,比丘意出塵。眾者理事合,俱者俱生心。
  雖也名為佛,只是未成魔。一支無孔笛,吹破諸迷羅。
  佛有常隨眾,千二百五十。三迦葉弟子,各有二百五,
  更有五百人,合為一千整。目連舍利弗,弟子各一百。
  耶舍長者子,弟子五十人。皆是常隨眾,人稱大比丘。
  比丘意乞士,古印度習俗。上乞於諸佛,下乞於眾生。
  
  尊者受人尊,世有多重意,一名器世間,二國土世間,
  三有情世間,四聖賢世間。物質器世間,國土國家分。
  有情有靈知,特指生命體。眾生之正報,有覺知生命。
  植物與礦物,是眾生依報。若有機械性,無情感覺知,
  不名情世間,亦不名眾生。聖賢依成就,佛說有兩種:
  聖居常寂光,凡聖同居土。當代科學家,稱為信息場,
  常以諸方法,溝通諸世間。能量暗物質,或當另有情。
  
  釋着衣
  佛制有三衣,一衣名五條,剪布為方塊,亦名福田衣,
  此為着體衣,坐臥常用之。一名為七條,中品成上衣,
  講經說法時,着之成上衣。一名為九條,亦名為大衣。
  入城乞食時,莊嚴着此衣。三衣名袈裟,壤色而染之。
  壞色不正色,低調不炫耀。亦有掃糞衣,源自諸垃圾,
  揀來洗净後,縫為百納衣。中土之僧衣,已非佛之制,
  此為明朝時,百姓之便衣。
  
  釋食
  食字有多種,段食供管養,思食即精神,觸食即感受。
  佛於食一項,制定多種律。一戒下口食,種植及樹藝;
  二戒觀星象,此名仰口食;三戒交豪勢,此名方口食;
  四戒維口食,卜算吉凶等;五戒不净食,乞食是正命。
  羅漢戒為師,菩薩願為力。羅漢住空境,菩薩常入世。
  
  乞食伏我慢,不貪口欲故,因專心修道,見者生慚愧。
  斷惑藉苦行,供者種福田。更因惜生故,不種耕作事。
  令眾生見佛,進而獲大益。更令出家人,不得有積蓄。
  
  乞時須依次,而不加揀擇,或一鉢而滿,或只限七家。
  門前敲引磐,化緣成大習。乞士未到前,家人不先食。
  聞磐先供僧,中心挖一碗,而後才可吃,佛留之制度。
  今日東南亞,尚有此習俗。乞畢即回還,不得再瞻顧。
  還則四分食,一分可自食,一分施同道,他緣無暇乞。
  一分濟貧病,一分施水陸。若無大緣逼,行者須自乞,
  是故頭陀行,不予同道者。
  
  行時須赤足,以護愛眾生,歸食要洗足,經行後敷座。
  行時易掉舉,住時易疲勞,臥時易昏沉,修禅常應坐。
  多行不倒單,跏跌有四益:身心易攝敛,速能發輕安;
  能經時間久,不會速疲倦;內道方行此,外道不共之;
  形象因端重,眾生起敬信。
  
  佛奔走塵勞,而不顯神異。四攝度眾生,此即為同事。
  大智行大悲,空而不偏空。大悲顯大智,有而是妙有
  二諦遂圓融,中道第一義。乞食亦獲戒,理事養端倪。
  對鏡隨緣時,理事勤驗之。歷事而煅心,動静成一如。
  雖日理萬機,心境永入定。
  
  食時有定規,日中只一食。過中只一髪,便不可再食。
  藏律有分法,後則一一表:初分丑寅卵,此時諸天食;
  中分辰已午,此時人間食;哺分未申西,此為畜生食;
  夜分戍亥子,此為鬼神食。比丘乞食時,大約在辰時,
  太早和太晚,皆不能得食。
  
  乞食當得量,益用鉢多羅。宜用鐵瓦等,不許用木製。
  木鉢外道用,易藏污垢腻。食後當刷牙,當用楊柳枝。
  食還有多種,尋常名段食,此外有思食,精神食糧也。
  觸食是感受,還有諸識食。
  
  釋世尊
  世尊亦佛名,為世尊崇故。此外有十種,大論說一一:
  如來表性德,無來亦無去。如者無所生,來者無所滅。
  聖心常空寂,湛然清净也。應供人天供,大悲大願德。
  三為正遍知,因知一切法,無偏行中道,圓融三諦智。
  智周塵沙界,寂照亦表德。四為明行足,得無量善果,
  明達宿天漏,得無上菩提。行為身口意,三明皆俱足。
  五善逝好去,入無餘涅槃。謂生滅滅已,寂滅已現前。
  六者世間解,通解世間事,有情非有情,後得智表德。
  七者無上士,表德成第一。八調禦丈夫,揚善大調禦。
  或以柔軟聲,或以苦切語。使人向佛道,遠離諸惡趣。
  九為天人師,人天之師表,猶如日光照,無不蒙大益。
  十者方為佛,自覺且覺他,覺行圓滿後,究竟得覺果。
  
  世尊之世字,亦有四種義,器世間物質,有情乃眾生,
  國土即國家,聖賢常寂光。
  
  釋本經之發起
  發起於乞食,喻般若為食,六道諸眾生,不應離須臾。
  當持戒修福,戒後方有定,行者於塵勞,調心平常事。
  故於行止時,善加而降伏。三空之大理,隨時而可見。
  着衣吃飯中,行止動静時,時時可觀照,心不外驅馳。
  問主人公,波濤起不起?
  
  第二品善現啟請分
  長老亦具壽,慧命顯德長。空生須菩提,解空成第一。
  生時家中財,忽然無蹤跡。七日財復現,故名為善吉。
  眾生雖見佛,不明佛真諦。是故須菩提,為眾生請法。
  偏袒示恭敬,喻荷擔菩提。懺悔右膝跪,禮拜用雙膝。
  合掌不執物,背塵而合覺。諸行喻三業,清净身口意。
  
  偏袒右肩者,說法有多種,一說左手勝,時人洗屁股,
  右手净尊貴,露之示尊崇。一說右手吉,左手不吉祥,
  故常掩左手,袈裟遮蓋之。此事不常定,各地不一致。
  香巴供佛時,先用左手食。供香亦左手,右手做凡事。
  稀有有四義,含時處德事。如來出世時,曠劫難逢故,
  三千大千中,此佛方出世。德亦稱稀有,福慧殊無比。
  事上亦稀有,慈悲方便事。禮敬並讚佛,是為大功德,
  
  阿耨多羅者,無上之含義,三藐云正等,菩提即正覺。
  凡夫因有我,難以自覺也;外道雖有覺,偏於邪見也;
  羅漢雖自覺,生死視牢獄。因無菩提心,僅僅能自度。
  菩薩有大願,覺行未園滿。無上即指佛,當生成佛心。
  心為靈明體,用上分染净。覺照大心時,亦真亦清净。
  不俗即仙骨,多情即佛心。
  
  從因到果地,五種菩提心:一發心菩提,亦即十信位;
  二伏心菩提,亦即三賢位;三明心菩提,初地到七地;
  四出到菩提,八地至十地;五無上菩提,即如來之果。
  修行當發心,大行得大果。貢高和卑下,皆是修行病。
  貢高重經論,不修難控心。卑下不自信,高推諸聖境。
  
  願樂欲聞者,計其有三種:一為聞其言,發識於耳根;
  二者聞於義,意識解於心;三者聞於意,心一神亦凝。
  得意不忘言,消歸於自性。返聞聞自性,時時觀照之。
  便知佛眾生,三者無差別。
  
  云何善護念,自净其意耳。修行即護念,奉善以怯惡。
  人之物質分,大同小異矣。諸種元素外,剩一堆念頭。
  念頭之高下,決定人價值。生命即記憶,人生是念頭,
  念頭如水泡,尋之無蹤跡。故有四念處,善護行者念。
  一念身不净,污積充於身;二念受是苦,世間無實樂;
  三念心無常,念念滅生生;四念法無我,無由恒常身。
  四念常護念,無常住常心。修道如種樹,時時供養份,
  更需要時間,切莫太燥心。
  
  凡心動而昏,聖心靜而明。心净為佛土,心濁為魔境。
  凡夫境礙心,理事不圓融。欲逃境安心,或屏事存理。
  心境理事礙,心境皆不空。聖者取心法,心空境自空。
  心境已雙亡,無心亦無境。凡夫逐境心,進而生厭欣。
  聖者先亡心,心亡則空境。心不可得時,即名為降伏。
  
  第三品大乘正宗分
  常發度眾心,即可名菩薩。發心圓滿者,可稱大菩薩。
  開慧先明理,了解真實義。明理釋字義,更當修觀行。
  屏除諸外緣,收攝身與心。攝心於一處,依文起觀照。
  初則強攝心,令心不馳散。追至大智生,大定即其中。
  大止因觀來,大觀在止中。止觀除妄想,猶如車二輪。
  觀察諸煩惱,其性本是空。既過既可止,勿礙於心中。
  觀如夢幻也,如谷響回聲。
  
  降伏己心者,讓心屬自己。但求息諸妄,莫去更見真。
  妄心分分除,真心點點明。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
  十住而十行,十向四加行,初地到八地,無學無明盡。
  九十地等覺,餘一分無明。須用金剛智,乃得成究竟。
  始覺合本覺,子母會光明。
  
  四大和五蕴,和合為眾生。三界及六道,胎卵濕化生。
  欲界分上下,上者生六天,切利四天王,夜摩兜率天,
  他化自在天,更有化樂天。欲薄故化生,福德者生之。
  下界人畜鬼,還有諸地獄。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
  皆因定力故,上升而下堕。諸天和真妄,亦名之為識。
  轉識成智時,法界成體性。前五成所作,六識妙觀察,
  七識平等性,八識大圓鏡。
  
  釋涅槃
  涅槃亦無為,非儒道之義。有餘涅槃者,已斷見思惑。
  根本之無明,並沒有滅盡,無餘滅業識,而得成究竟。
  小乘之分法,依此生報身。有餘除煩惱,尚有苦依身。
  無餘報身盡,灰身而滅智。入者證入也,謂生滅滅已,
  寂滅現前時,便是到彼岸。無餘涅槃者,其實有四德。
  曰常樂我净,無住處涅槃。智不入輪迥,悲不住涅槃,
  香巴五金剛,亦有表法相。
  
  釋無眾生得滅度
  世俗菩提心,救度諸眾生。勝義菩提心,實無救度者。
  觀照無生理,實無眾生度。緣起即是空,合四大五蕴。
  當體即為空,安得有眾生。我與諸眾生,同體而無別,
  相異性實同,無我無眾生。勝義無可度,因其無生滅。
  若有度眾生,即生生滅心。眾緣本空寂,其性本無生,
  無生則無滅,亦無諸涅槃。無念明空寂,息妄畢竟空,
  故於净相中,眾生亦無得。平等一如如,眾生本是佛,
  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欲成無上覺,當證真實性。
  當於一切相,歸之於空性。
  
  釋降伏
  佛言降伏者,即是息妄心。妄心分別意,本起於執著。
  念動妄心起,念息顯真心。降者妄化真,伏者息妄心。
  凡夫多小執,久久成苦因,故當發大心,久久功自深。
  凡夫知有我,不解因緣生。洞悉緣生法,澄然大覺心。
  執我末那識,分別第六識,息分別執著,餘識皆成智。
  度生經遮空,實無度遮有。廣度而實無,實無但廣度。
  雙遮並雙照,遂有寂照果。大悲當大度,大智知實無,
  悲智俱足時,生死皆不住。大智即修慧,大悲即修福,
  福可分兩種,洪福與清福。洪福多物質,清福多逍遥。
  古人說彼福,形象更有趣: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福慧雙全後,即是兩足尊。度他即度己,大悲即大智,
  君當觀照之,悲智自俱足。
  
  空生先問住,次方問降伏,可知住在先,欲降先當住。
  用功當除妄,真心隱妄裏。妄盡真心現,此外無他路。
  無住便有所,有所便有立,有執如塵染,圓鏡難遍照。
  但盡諸凡情,別更覓聖解。
  
  除妄須方便,發心成降伏,諸病因執來,無執病亦無。
  眾生無始來,由心而取相。今以性解之,不取亦不住。
  遠離一切法,會歸同性體。當有所緣境,卻又不著此。
  香巴諸妙法,生圓二次第。雖於般若進,執理不廢事。
  
  由文起觀照,觀照離文字,一照入心中,彼時當照住。
  不用觀照慧,凡情不能轉,觀照生大慧,本覺即時出。
  持咒或觀修,亦可入此處。止時先息妄,照者生慧日。
  止觀當雙運,督攝身口意。不啟生滅心,不用凡情度。
  古有默照禅,亦是止觀意。默照無正念,便已走錯路。
  默照提正念,便是真修行。不用意識參,只用慧光照。
  或是起疑情,或是得明體。净土十六觀,本是大密法。
  但因近視故,遂成絕響耳。明了其理後,必須多實修,
  若是不實修,即是狂慧者。
  
  觀照有二義,照住和照見,照住即是止,照見方為觀。
  真正照住時,光明自然發,安住光明體,自然得大慧。
  令眾生涅槃,用以遮止空,此為大悲慧,籍以而修福。
  實無滅度者,用以遮止有,此則為大智,明之即是慧。
  理不離事相,理事得雙融。惑不見外相,見思即我相。
  此經放心中,時時觀照之,真正降伏時,觀照生妙用。
  四相皆執著,源於分別心,我相執自己,多因六識心。
  計內多執我,相續不斷中。我相多貪愛,為己私計度。
  人相執他人,為六道外境,於此諸境中,而生計著心。
  常分別此彼,以其從外立。眾相執群體,諸緣合五蕴,
  以其眾緣和,而名為眾生。毒相執時間,執命根不斷。
  
  六祖曾開言,亦說此四相:我相生輕慢,心有能所時;
  人相自恃戒,而輕破戒者;眾生向天道,而厭三途苦。
  壽者愛長年,勤修諸福業。
  
  有無皆當遣,語默雙忘時。無取捨愛憎,是名為中道。
  心如虚空時,當不著一相。自然無一事,做而無所做。
  
  第四品妙行無住分
  釋應無所住
  應無所住者,《壇經》已洞然。《壇經》重無念,非尋常頑空。
  前念迷凡夫,後念覺即佛,著境即煩惱,離境即菩提。
  無念為宗者,於諸境無染。百物不思時,不於境生心。
  無相離名相,離相法體净。般若不住相,通達於法性。
  無住不思前,亦不牽後念。念念無相續,不緊縛於法。
  心不外馳時,達摩西來意。能所皆消融,色空成一味。
  照着諸外相,猶如大虚空。有相皆是妄,無相易偏空。
  欲識本來面,清風正習習。有相無相時,殘陽鋪水中。
  
  釋六度
  法即諸事物,眼見與耳聞,十八界所涵,皆可名之法。
  世尊說布施,其實含六度。於法無所住,即是說降伏。
  大行與大願,不能相分離。有願必有行,有行必有願。
  雖應無所住,但行於佈施。六度雖名六,入於戒定慧。
  佛故說布施,財法無畏施。佈施亦是捨,放下萬緣時。
  心性得清净,是名内佈施。
  
  在家有三皈,出家有諸戒。戒是佛之基,造屋先固基。
  戒條多而繁,不外止與作。止者息諸惡,作者揚眾善。
  戒殺即是止,放生即是作。殺盗淫妄酒,細分成戒律。
  前四為性戒,後一為遮戒。戒殺多治嗔,戒淫治貪痴,
  戒盗多治貪,戒妄治貪痴。持戒重事實,行止當如律。
  如是菩薩戒,起心動念護。
  
  辱者不如意,違緣與痛苦。忍辱即安忍,本為順受意,
  大忍無可忍,智者眼無辱。遵佛所說語,此即為法忍。
  若明本無生,即無生法忍。禅者臨刑時,亦曾作偈子:
  四大原無我,五蕴本來空。將頭臨白刃,猶如沐春風。
  
  精進謂前進,精細並精密。用以破懈怠,以當有次第。
  禅定治掉舉,昏沉並散亂,定心於一處,久久而得定。
  般若治愚痴,非是世間智,邪辦成八難,性體有正智。
  
  六度之靈魂,便是般若智,般若若不生,五度世間智。
  佛法之獨特,便是有般若。佛說大佈施,亦可攝五度,
  除卻財施外,法施攝精進,禅定和般若,三者皆不廢。
  無畏施亦掃,持戒與忍辱。諸惡當不作,眾善奉行之,
  安忍順受之,亦名無畏施。無畏了生死,故必含五度。
  是故他一度,亦可攝五度。與相而不著,即是修般若。
  雖然不著相,但不廢行履。菩薩初發心,多行於佈施,
  此為六度首,亦含四攝法。愛語彼樂聞,利行多幫助,
  同事易攝受,利眾依四事。捨為修之事,行者當自律。
  捨我成羅漢,捨法成菩薩。捨卻諸塵緣,方成得大道,
  故佛說佈施,君當尚行履。寧執諸實有,不使偏空無。
  執有如須彌,勿執空如芥。斷滅佛不救,行善能救世。
  生起次第者,殊勝亦在此。若是偏執空,難以證大道。
  
  釋平常心
  略說三論宗,四重與二諦,以明平常心,次第而破執。
  一重有分別,判有為俗諦,空方是真諦,藉空破有執。
  二重超邊見,空有皆俗諦,非空非有時,才名為真諦。
  三重更深入,空有判為二,非空非有者,是名為不二。
  二者皆俗諦,皆不是真諦。非二非不二,也稱為真諦。
  判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皆名為俗諦,依他無分別。
  無相圓成實,為真諦所立。四重破三重,教門皆俗諦。
  言語道斷時,亡慮絕言日,心行亦處滅,超越諸概念,
  是名為真諦,亦名平常心。
  
  釋不住
  不住色佈施,聲香味觸法。六塵境行果,可攝一切法。
  眼根所見色,耳則聞諸聲,鼻嗅即成香,舌當成妙味,
  身觸成樂受,意起分別事。六塵有二義,一言其無量,
  猶如諸微塵,彌漫眾生路;一言易染污,清浄當無執。
  六法亦是法,根境相對故。根塵相遇時,六識成媒介。
  起心動念時,下手得大益。
  
  佈施三歧路,一則有我執,二則期回報,三則圖善果。
  應於佈施時,三輪體自空。施者無自體,受者無自性,
  施時當體空,因緣所生故。施受皆成空,遂無執著意。
  財施亦法塵,當體即空寂。故當無執著,三輪體自寂。
  
  故當不住相,亦非斷滅事。應無所住者,不住於法相。
  行於布施者,不住非法相。雖則言不住,下手不滅境。
  修時說自性,離性無真修。破相不斷滅,空心實行履。
  無悲無大願,無智無大行,發心降伏心,大行無所住。
  圓融法之妙,觀照般若事。心中雖無執,不廢度生事。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雖言不住相,卻又提福德。
  不落二邊時,福德不思量。修生起次第,非有亦非空。
  降伏心之要,亦當轉移法。離惡而趨善,離染而趨净。
  
  第五品如理實見分
  虚空非虚無,包羅萬象矣。空是流動有,此乃第一義。
  四維上下者,亦是為假名。假名當無住,一切法同體。
  十方成一念,法界同一本。心佛與眾生,三者無差別。
  雖有十方相,不礙一虚空。雖有一虚空,不礙十方相。
  當知十法界,因果正森森。空有當同時,存泯亦自在。
  十方不離心,一心達十方。捨不住空有,即是離相心。
  凡夫堕二邊,迷心成六道。破相即住空,執相即住有。
  小乘有破慧,了知身是幻。故能了生死,病在著此空。
  分段生死滅,變易生死起。心起生滅相,故有變易死。
  大乘重體用,有體必有用。有性必有相,破相不滅相。
  證體為起行,不陸無為坑。無常空苦我,當體即是空。
  
  化身因是相,不見真如來。如來之身相,非尋常身相。
  性相成一味,二邊雙照之,性為相之體,相為性之用。
  久久起觀照,照住並照見。照見五蕴空,方是波羅蜜。
  行住坐臥時,不離此觀照。見性一分時,便成聖眾耳。
  證成不惑假,亦當不見真。見得究竟時,法身滿虚空。
  
  眾生多執實,常堕諸相中,或聞般若法,反倒生邪見。
  或誹謗真如,或信而偏空。世智邪辦才,反而入八難。
  般若須弘揚,先持戒修福。必先築大基,方能樹法幢。
  
  如來本無滅,因證法身滅,說滅指化身,報身無生滅。
  密乘證幻身,亦即證報身。無生亦無死,直至輪迥空。
  亦有說報身,仍會示滅相。真佛無來去,滅者只是相
  一相成萬相,我空法亦空。分別有大開,無為方為真。
  飘零風中絮,識海大波生。捉得無生魚,原來都是空。
  空甕有大響,萬相有回聲。一念無生時,千家燈火明。
  
  第六品正信稀有分
  五百歲之說,不定有多種,一為初五百,一為前後中,
  一為第五百,特指末法時。正法有千年,解脫最堅固;
  像法初五百,解脫亦堅固;像法後五百,塔寺成堅固;
  末法多評門,鬥爭多堅固,門戶起分別,煩惱更堅固。
  
  末法時修行,須從戒着手,持戒離外染,能攝心一處。
  少欲而知足,當深信因果。無戒欲生智,易堕惡取空。
  福慧當雙修,兩輪能遠行。欲修般若法,當堵非法相,
  腳踏實地修,觀照諸法相,於法無取捨,久久方成就。
  生起次第者,即是此修法,觀相不著相,遮止偏空門。
  祈求得大力,光光得相應,會當不離心,净信見實相。
  
  釋空
  四相我執起,執五蕴為病。見盛衰苦樂,即是眾生相。
  再著諸命根,即是毒者相。我空法亦空,此空亦成空,
  三空勝義空,亦名第一義。已生净信者,能證到三空,
  三空廣無量,其深亦無比。無四相我空,無法相法空,
  無非法相時,即是空空義。非法本無法,執之亦成病。
  我法二執者,本由分別起,是名為粗執,破執即可除。
  細執叫隨眠,亦名俱生執,又名所知障,是俱生無明。
  
  我法本是有,是名為俗諦,非法相屬空,又名為真諦。
  人生净信者,二邊都不著。遮止同照時,即合於中道。
  若人修行時,或能入於空,空空而蕩蕩,乾浄無雜念,
  此時非見道,當生非法相。否則會偏執,易生二種病。
  於經深為淺,於已淺為深,分別執雖破,有細微無明。
  此時需精進,直趨解脫境。不住法相時,不著非法相。
  見相即著有,非相易著空。非相非非相,即二邊雙融。
  邊勤行六度,邊觀照無相,法身本無相,真心亦如此,
  若有一種相,即著境界矣。著境障自性,難得大智慧。
  真空原非相,若是執於空,即有能與所,四相便難除。
  取法成陰魔,非法亦是相。證得三空體,超凡更入聖。
  浄念且精進,久久證法身。
  
  般若是妙法,下手當徹底。二邊皆不著,二邊更雙照。
  剿絕諸凡情,斬斷執著藤。虚空皆不動,十方净光明。
  諸法不生時,即是般若生。一念不見時,性光當發生。
  三執既遣時,三空如滿月。以有破諸空,以空破諸有,
  三有偏著時,便背覺合塵。當安住明體,妙有即真空。
  寂寂又惺惺,惺惺又寂寂。寂而常常照,照而時時寂。
  寂照提正念,便是大手印。
  
  第七品無得無說分
  勝義之妙法,只要以性解,若以色相取,已見歧路燈。
  心傳有大妙,口舌誤妙情。超越言表外,微妙大玄通。
  從來離言說,無心成道人。有心便有妄,無執故成真。
  無執故無相,無相即無起,無起無輪迥,無滅故無生。
  湛然成空寂,鑒覺無礙心。一金成萬器,佛像或尿桶。
  原來無自性,空中無依憑。恒常照萬相,證果亦無證。
  
  如來未說法,會當如是解:知諸法實相,不可言語說。
  諸法有二相,自相自證量,真味無法說,如人飲水時。
  共相雖可說,比量是文字。雖有諸說法,明月非手指。
  無得而大得,無說而大說,如來是法身,性德人人有。
  非法非非法,雙離亦又遮。心行處滅時,言語亦道斷。
  初地到等覺,與佛總為聖。十住十回向,十行四加行,
  修則即為賢,發心有善行。無為清净心,俱足無造作。
  無修亦無證,本然常寂空。生滅心滅時,寂滅即現前。
  故於修行時,念上下功夫。正念非無念,有兩種分法。
  世間法正念,離苦而得樂,離惡而趨善,增上即是正。
  出世間正念,破執心即是。世間諸賢聖,破執為界限。
  此為內外道,分別之基石。未證明體時,止上下功夫。
  妄念生起時,觀照自消除。生念即生照,寂照於同時。
  久久成無為,自然證明體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七寶說法多,金銀並琉璃,碼瑙和碑碟,水晶與赤珠。
  七寶多泛指,世上之珍奇。資糧有兩種,智慧與福德。
  寶盈諸世間,亦當有盡時。有漏成大果,亦當生人天。
  人天不離欲,有欲必有苦。有漏之福德,不抵無為慧。
  無為為正信,解悟更證悟。解悟非學問,身心如脫落。
  證悟生大用,了生更脫死。福慧當雙修,智悲應俱足。
  相則生變動,性則恒空寂。福德亦是相,證性成大智。
  如來不住相,無住之真詮。波息水自靜,除妄莫覓真。
  佛從性上證,無上之菩提。皆從此經出,法界大秘密。
  
  第九品一相無相分
  釋四果
  初果預流果,已入聖道矣。此果已斷盡,三界之見惑,
  已見真空理,知無我與所。若有得果念,我見尚依然。
  一果亦無執,是故無所得。須陀洹入流,涉入涅槃流,
  若能循流上,便可到彼岸。以不入六塵,故名曰入流。
  得果由無念,由念非得果。或云為逆流,以逆生死流。
  三途之生死,永不再受故。聖道說名流,流向涅槃故。
  離凡見聖道,煩惱已漸微。二執知遣除,覺今是昨非。
  厭離諸紅塵,喜靜不思歸。以第十六心,入無漏聖道。
  最長之生死,七度返人天。故於十四生,必證阿羅漢。
  
  二果斯陀含,此云一往來。入聖有二階,精進成行為。
  欲界之思惑,總共有九品。二果斷六品,上上至中下。
  須一往天上,更一往人間,故名一往來,心無往來相。
  若有往來念,亦無得二果。三果阿那含,此亦云不來。
  遠離諸緣塵,離欲漸無為。斷欲界三惑,寄居四禅天,
  不來人間矣,是故名不來。若有不來相,有執無得果。
  四果阿羅漢,此亦名無生。居於四禅天,證無生法忍。
  放下兩頭事,中道成三昧。二界之思惑,共有七十二。
  不再受後有,生死已了矣。生滅心已息,故而日無生。
  若執執假名,亦當無得果。一譯日殺賊,殺盡煩惱賊。
  二譯日應供,當受人天供。三譯日不生,不再受生死。
  一切煩惱破,是名阿羅漢。無生亦無滅,無我復無人。
  常揖諸世間,無復有後身。境與心皆息,貪嗔痴無蹤。
  
  解脫破二惑,見惑與思惑,見惑重於理,思惑重於事。
  見惑有多種,多以執著事。身見即我見,能緣之迷情。
  邊見陸二邊,斷見與常見。見取見自勝,鬥諍之源本。
  於劣為勝者,故名為見取。牛戒狗戒等,非理之戒法。
  迷信之苦行,外道多守之。以諸有漏法,錯為解脫因。
  思惑惑諸行,貪嗔痴慢疑。破除二惑後,方能得解脫。
  
  釋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者,遠離生與滅。如實相理體,安住而不動。
  法忍即慧性,見法而無生。心智歸寂滅,堪受不退地。
  真如實相體,得本性自然。本性無生忍,本來無生忍。
  謂觀遍計執,之體性均無,二觀依他緣,非自然而生
  明真如法性,安住無為境,雜染不相應,本來寂静故。
  
  無諍平等意,不與物爭競。無評護他心,而不生煩惱。
  三昧已成功,無人我是非。眾生嫌我立,我即坐不起。
  眾生嫌我坐,我即立不息。三昧云正受,亦名為正定。
  不受諸受者,方名為正受。不為一切動,方名為正定。
  欲遍指思惑,亦為煩惱意,斷盡貪嗔痴,方是真離欲。
  雖得無評味,而不存有得。為離三昧執,方得真無諍。
  
  阿蘭那寂靜,亦云無事相,諸相盡無外,而心息於內。
  內外若俱寂,無時不清浄。心念若起時,必會有取著。
  執相即有著,為我人眾壽。能得為我相,所得為人相。
  能所因不一,便有眾生相。執持若不斷,便有長壽相。
  大心行大行,定當不住相。行而無所行,得而無所得。
  
  第十品莊嚴净土分
  燃燈出家前,世尊為七地。二劫漸滿時,遇佛升八地。
  古佛故授記,名釋迦牟尼。已證無生法,明真如實相。
  忍亦是通達,無礙不退意。聞法而不取,理體及實智。
  心中若有法,即非成八地。精進更莊嚴,心中若無事。
  莊嚴佛土者,應不生取著。執持佛號時,奶格瑪千諾,
  唸時亦無唸,妄盡情亦空。一心不亂者,是名佛土净。
  净者無染意,清者無相事。本性本無染,光明心如是。
  法界十八界,皆當净如此。
  
  雖則不執相,實踐下功夫。妙用戒定慧,息煩憑六度。
  閱經亦常為,慧明增定力。起文起觀照,斷根枯大樹。
  約證法身說,實為無相身。明緣緣是夢,了識識非真。
  因果有法性,究竟亦是空。能所雙亡時,方為莊嚴身,
  抛卻臭皮囊,還我莊嚴相。染净成一味,逸然出大塵。
  聲色皆無礙,真趨涅槃城。
  
  第十一品無為福勝分
  佈施若有相,福德大至極,亦為生天福,福盡復還堕。
  有漏之福德,尚落輪迥中。解脫靠大慧,大慧原無為。
  
  法施勝財施,內含多種義:財施頼有錢,法施須有智。
  財施益人身,法施益慧命。財施可伏貪,法施能斷惑。
  財施用有盡,法施利無際。
  
  雖可不執著,但亦不斷事。供養有兩種:事供與法供。
  事供有十事,八供並衣物。飲食湯藥等,左右當承事。
  法供當如法,如法而行持。攝受諸眾生,不離諸菩提。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塔廟有四種:一謂生處塔,二謂成道塔,三謂轉法輪,
  四謂般涅槃,見經如見塔。廟者為支提,以供佛像處。
  兼有法與僧,三寶之所聚。此經融三寶,事之得大福。
  志業若是能持誦,熏習成大智。
  
  尊重弟子者,喻羅漢菩薩,般若所在處,聖賢皆齊備。
  供養如塔廟,說主持三寶;佛與諸賢聖,是常住三寶;
  成就第一法,證自性三寶。誦《金剛經》者,融匯諸三寶。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奉者敬遵依,持者實踐之。古人說持義,亦可為任弘,
  任者當自修,弘者勸他人。持含理與事,圓融解與行。
  明境當無住,明心不住行。首當生大信,次則為開解。
  進修更行持,證果實無證。精進信解行,理明不廢事。
  真實得飯依,此則為真信。真實見佛理,不迷方為解。
  如法有行為,真實名為行。親身得大慧,有得方有證。
  內則常觀照,外則不攀緣。遵依諸佛事,禮儀常行之,
  心卻除妄想,心佛成一體。事來則行應,泰然無所動。
  相非斷滅故,只是不執著。
  
  般若如大火,煩惱如塵薪,煩惱見思惑,身邊邪二取。
  身見即我見,小乘指五蕴,大乘指法我,破之得解脫。
  邊見即空有,小乘重身見。大乘一切法,涵蓋諸情器。
  執有便壁有,執空成斷見。般若除我見,惑業報障除。
  三障清除時,圓滿證三身。
  
  證性即如來,明其平等性。理智成一如,能所也一味。
  如說出性海,並無說之相。刹說終日說,塵說熾然說,
  雖有四種說,其實無說相。離心無境界,一心即真如。
  諸法無可念,是名為真如。雖說而無說,又能念而念,
  不可念說故,是名為真如。諸法無差別,無虚妄心故。
  業識雖紛動,净心無動摇。猶如虚空亂,而不染天空。
  釋念頭
  念本無自性,此起而彼滅。刹那而流傳,無由停息處。
  病在念念續,迷時難覺知。由念生滅故,故當常觀照。
  念本無自性,起止皆由心。念起煩惱起,念息清涼地。
  不生全體現,六根被雲遮。此雲非凡雲,將成法雲地。
  念起不可怕,會當生警覺。覺起如大日,妄念成霜花。
  愚人執幻夢,智者見真心。法性離邊見,朗月正大明。
  
  念頭雖時起,應觀如空花。要知念本身,當下即是空。
  一念若起時,警覺呵斥之:汝本無自性,今從何處來?
  密乘有妙法,呼呸將妄息。初時無定力,念頭多如瀑。
  迷真而逐妄,流連而忘返,久久行觀照,天長而得力。
  
  觀照雖是念,正念有大力。觀照隨順之,可配合呼吸。
  順性體而起,方便得其力。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
  心净佛土净,離念而得入。初觀相似性,分證有次第。
  專注更破執,祈請成就師,當下即真心,除此無餘事。
  
  釋開解
  開解有三階,修時能實歷。一開境虚智,明虚幻不實。
  了知六塵假,不迷即是智。二開無塵智,心外無餘法。
  漸掃心中座,慧光漸明晰。三為金剛智,斷念有方便,
  能斷生空慧,煩惱化菩提。一念即生時,即知此虚妄。
  有為有生滅,無為即無執。世界微塵聚,三千亦如是。
  無非依正報,幻相儼然矣。無塵須漸修,智慧用於事,
  清源明心性,截流除妄事。不捨本逐末,離相不壞相。
  掃帝除法塵,成就無塵智。光明大手印,即是金剛智,
  已無分别心,如如不動意。回光當返照,不著一切相。
  若是見本性,即是見如來。原於諸佛同,一真法界也。
  
  釋微塵
  微塵亦假名,下當說一一。微塵為單元,比喻而說事。
  七微成金塵,能行金之隙。七金成水塵,游水之空隙。
  七水兔毛塵,兔毛之毫端。更有極微塵,再小臨虚塵,
  大千妙世界,即是微塵聚。小乘析空時,觀修即如是。
  大乘重性體,無須分析之。當體即為空,緣生故無住。
  
  釋三十二相
  世界為塵境,著相難清净。心净佛土净,方能了生死。
  緣行故是幻,是故是假名。有因必有果,無相無不相。
  緣聚而為生,緣散而為滅,空有皆不著,方為真解脫。
  相用不離體,離體易著相,體相不分時,般若成中道。
  珍寶為外財,身命為內財,捨身而供佛,不如明般若。
  第十四品離相寂滅分
  深解義趣者,正見已圓滿。伏斷分別心,破我法二執。
  解行亦不分,更攝信願證。開知境虚智,兼開無塵智。
  深解更超勝,亦名金剛智。斷惑並修真,修功之歸趣。
  大夢初醒時,知作繭自縛,如蛾撲大火,自焚而不知。
  而今大事明,更如喪考她。般若難耳聞,唯有佛可說,
  見佛太稀有,多劫亦難歷。如來無所說,而今熾然說,
  大悲歎稀有,諸法此經出。見乃見地也,聞即聯聽意。
  觀照而大用,返聞聞自性。聞道雖恨晚,於法無所住。
  不可執文字,不可外馳驅。當攝耳會心,了解甚深義。
  明性本無生,得無生觀智,於無生滅時,諸法實相中,
  信受更通達,無礙不退轉。初住無生忍,亦有說八地。
  初住須分證,亦名正定聚,正定住義也,聚者類義也,
  領會之義趣,長養於心中,猶如養聖胎,存養勿令斷,
  經義與此心,久久成一片。無明漸減薄,菩提增長功。
  遣除我法執,滋養吾道心。歷四十一位,斷得諸無明,
  諸相方能離,圓滿清净心,是名究竟覺,妙覺可成佛。
  如月牙漸圓,循序成大智。實相何能生,信心清浄故。
  
  更說信成就,會當有三種:一者曰直心,正念真如法;
  二者曰深心,集一切善行;三者大悲心,以拔眾生苦。
  三心生起時,可超凡入聖。迥脫根塵時,性光明耀日。
  如日現東方,轉凡入聖矣。實為真實義,明其虚妄也。
  住相偏於有,非相易成空。實相非空無,寂亦不枯寂。
  即相而離相,一切實非實,非實非不實,是諸法實相。
  萬法原為心,一真法界矣。萬相雖森羅,真如則是一。
  性本融空有,無執方圓融。無相得清净,破執而初住,
  由功增進時,調心有次第,初住而等覺,尚有微欠意。
  等覺見性時,如隔岸望月,須以金剛智,乃成究竟覺。
  後生滅滅已,寂滅現前時,清净心圓滿,妙覺而成佛。
  
  密乘謂無明,俱生之我執。細微之習氣,所知障本覺。
  深入金剛禅,光明得勝義。修時有方便,空樂明諸事,
  亦般若見地,光明大手印。信心須俱足,解行證亦備。
  信為功德母,無信難大立。更言功德事,覺照增明意。
  功者為修功,德者乃性德。福德指福言,功德兼有慧。
  福德多果報,功德顯體用。福德多有為,功德無為事。
  功德著相時,即已成福德。福德破執時,升華為功德。
  持經本功德,以眾生貪福,故以說福德,會當以破相。
  
  世人見般若,一般有二病,一者怕其空,二者怕其高。
  般若為其見,五度為其行。空義不離行,般若不偏空。
  餘度離般若,不為波羅蜜,故當學般若,方能到彼岸。
  忍辱難離相,是故佛專言。若明般若後,方為真忍辱。
  人必能忍時,其心方不動。此心若動時,便非真忍辱。
  在在與處處,刻刻並時時,修法不生觀,妄念若不起,
  即是真修行,日無生法忍。無生實無生,忍辱本無辱。
  遇境或遇事,正受安住矣。安忍於大地,不動似大山,
  即是真忍辱,是為波羅蜜。
  
  劫者長時間,大劫四中劫,如生老病死,名成住滅空。
  中劫含小劫,計有二十個。十三多億年,方名一大劫。
  昔者歌利王,意譯為惡王,遇佛生大忌,節節肢解身。
  菩薩生安忍,方得大解脫。有妒方為謗,忍名才是戒。
  四相皆無時,萬念俱入寂。慧光卻獨耀,是名為一真。
  超乎其表外,不為相所拘。隨順其於中,不廢於諸事。
  不著亦不壞,是名為大智。心如虚空體,超然塵表外。
  縱不著二邊,若合於中道,而中道之相,仍儼然存在。
  不著邊著中,仍有分別心,故當融一片,無住而生心。
  
  永嘉有一頌,正解無住心: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首句生心也,存有常照也。
  二句無所住,以空遮二邊。當生無住心,遮照同時也。
  三句之深義,無住生心也。即遮更寂照,即空即有也。
  四句若生心,當即無住也,有照而有遮,即有而即空。
  存冥生自心,無住生大心。若是心有住,即非為正住。
  
  往生雖修住,蒙佛護持力,佛國雖幻相,净相非染相。
  因由清净心,心净佛土净。若在凡夫位,當捨染趨净。
  當親近彌陀,以成就信根。廣行菩薩道,以救眾生迷。
  得體當啟用,净土亦妙用。若得般若慧,即得正定力。
  佛與諸眾生,三無差別矣。無相無不相,性體皆空寂。
  性相皆圓融,染幻亦無礙。一切唯心造,勿取外相事。
  
  觀修法身時,即是觀自性。念有空之有,般若空而有。
  二門合修時,無相無不相。正念提起時,妄心自息矣。
  正念即觀慧,正觀之慧觀。若得見本性,花開而見佛。
  若欲此花開,須明第一義。念中當有觀,依境而作觀。
  境觀可開慧,故曰觀慧也。境者指聖境,或是佛聖容。
  本由净心起,能令妄心息。若觀諸塵境,觀無常不浄,
  遣之而離相,是名為正觀。常修密乘者,故常觀生起。
  若修無相觀,則常提正念。心若不離相,必住於六塵。
  般若開空門,破執離諸相,净宗開有門,以除偏空病。
  當知一切法,因緣而會聚。緣聚則為生,緣散則成滅。
  時時起變化,無常亦無定。離相而布施,攝受無量眾。
  
  眾生緣五蕴,假合而成眾。胎卵並濕化,色受想行識。
  緣聚諸元素,加一堆念頭。當體即是空,眾生非眾生。
  由執幻為實,而顯現輪迥。
  真語究竟語,遠離權與假,於名言層面,真實不虚也。
  實語勝義語,法界說真如,語皆出實相,不離空性也。
  如語出性海,性德相應矣。顯空成一味,不一也不異。
  不証語非假,如語而親證。非揣測推理,不打妄語也。
  異語為兩舌,諸語契密意。一音而宣說,隨類得其解。
  法本無生也,是故說無實。法無斷滅也,是故說無虚。
  無實如夢幻,執情自遣也。理事與性修,盡皆涵括也。
  入暗背覺也,有目入道也,日光空慧也,種色功德也。
  心若不住法,而多行佈施,道眼遂明徹,福慧更現起。
  欲見無境心,當生無境心。境亡心亦息,心息不見境。
  金剛踏大地,撩眼看虚空。竹密見月色,大穴卻有風。
  萬波一輪滿,清光成一統。炎焰有妙水,寂中生響聲。
  
  第十五品持經功德分
  我見執本體,以我為實有,我本為五蕴,假合之心身。
  若視為常一,即名為我見。非我妄為我,取執生分別,
  以其所迷故,是名為我見。人見執諸法,執幻而成實。
  固執人與我,即名為人見。《楞伽經》有云,藉以破斷見:
  寧可生人見,猶如須彌山,不起無所得,增上慢空見。
  
  眾生亦五陰,和合而生成,若執其實有,即是眾生見。
  眾生本清净,清净亦非體,若著此清净,亦是眾生見。
  於假和合上,執取相續相,執生命長短,不明緣生幻。
  永為三有縛,而不得解脫。三有即三界,生死之境界。
  欲色與無色,一切皆為空。更有三有說,與前有異處。
  本有重現生,當下之身心。死有在未來,未來之身心。
  中有在中間,過渡前二有。眾生於實相,不生亦不滅,
  若執此生滅,此亦壽者見。我相與我見,有同有不同。
  著相或著見,皆可成法病。因有大妄見,方會著幻相。
  修行當離相,更當除妄見。妄見未除時,病根仍然在。
  故當得正見,方為正修行。
  
  供養十方佛,不如供無心。十方原是幻,無心成究竟。
  證空成實相,執我還是虚。何不聽大月,和風正習習。
  
  第十六品能净業障分
  先世為前生,亦可為當世,一世三十年,前後若隔世。
  前前之大因,後後之大果。若人造大業,無論善與惡,
  熟者先牽引,受罪或受福。造業有業障,報障陸惡道。
  惑業報煩惱,或於我見也。佛法一言道,怯除三障也。
  惟當熏善種,先令成善果。惡業諸種子,無從生發也。
  斷緣難成熟,修行除障也。若欲除大障,般若修實相。
  重罪若霜雪,慧日能清除。此經佛心要,語語皆親嘗。
  大眾入此門,共當證菩提。
  
  復更說後世,鬥爭堅固時,業重福慧輕,障深觀解脫,
  若有持誦者,定當得大福。眾生是平等,不分正像末。
  此經消大障,故當常受持。佛之命脈在,應當弘大力。
  
  狂慧易錯行,聞慧太自負。未證常說證,惑亂成迷事。
  鈍根易著相,聞說大功德,狐疑難決斷,不易生信心。
  離相證方知,經義難思議。
  
  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
  前後兩部經,各有側重事。前為發心者,教以利行事。
  如何發大心?如何能斷惑?後對修行人,著我須遣除。
  能發和能斷,能斷和能伏,皆是分別心,故當大掃除。
  雖不執身執,而實有五蕴,我見仍未除,乃至有法執。
  分別我執粗,對境生分別。俱生我執細,起心動念是。
  
  離相遣所執,離念遣能執,能所俱忘時,便是機用時。
  五大金剛法,此是大基石。若無此正見,難入般若道。
  我執當遠離,法執亦如是。遠離也是幻,遠離也遠離。
  若得無所離,即是大手印。一切皆是非,非法非非法。
  有住則非住,一塵勿染著。諸相無非幻,圓障此正智、
  一切又皆是,善法即佛法。法無有高下,般若理體一。
  理體是大智,令觀隨緣用、
  
  佛眼觀照之,其實沒有法。究竟清净中,一塵亦不拘、
  若存毫釐相,便非波羅蜜。眾生因迷故,因愛而生執,
  若是有所得,便會有執著。故於任何法,皆共不予取。
  是故無有法,名正上正等。
  
  但明所有相,皆是大虚妄。念念虚妄相,心遂大紛擾。
  離相而不空,看破水中月。久久而觀行,情執妄想少。
  無念而有智,持戒多修福。打得念頭死,分別自然無。
  諸法自如如,其實無差別。不一亦不異,不捨亦不取。
  行住坐臥中,端茶送飯時。於二六時中,以法觀照是。
  一如不礙法,法不礙一如。眾生來不如,二聖如不來。
  佛陀證真如,無來亦無去。
  
  無實無虚者,無相無不相,緣起自無虚,性空則無實。
  故說無虚時,寂而常照也。更說無即時,照而常寂也。
  無實與無虚,雙遮並雙照。但求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所言不虚者,法性無妄故。真心恒不變,净法亦滿足。
  諸法之真體,如如不動矣。其實無有法,唯證相應故。
  無實亦無虚,空有本一如。緣生故無實,一如則無虚。
  黄花皆般若,翠竹盡真如。諸法非法矣,故名一切法。
  對境隨緣時,常作如是觀,處處皆道場,事事長菩提。
  說理便由事,說事便攝修。
  
  法身清净故,大身非大身,萬行修報身,出障成法身。
  自度成正果,净滿成報身。利他亦利己,法報本不異。
  相好雖光明,無礙清净心。智不入輪迥,悲不住涅槃。
  諸法而無實,一如而無虚。不廢亦不執,心浄無纖塵。
  
  莊嚴本莊嚴,蓋因諸障緣。眾生本清净,燦然具光明,
  因由執著故,昏暗成污染。今修諸六度,大行並大願,
  净化諸業障,清净諸污染。光明復光明,莊嚴此莊嚴。
  無一物可得,是名真莊嚴。行為當精進,心性卻離相。
  熾然莊嚴時,卻不執莊嚴。空寂且靈炯,是故為莊嚴。
  通知無我法,是名為菩薩。日日在塵勞,心不離眾生、
  智慧大觀照,隨緣度歲月。令開佛圓智,圓則無邊執。
  開通無我慧,證得無我體。大道本無修,離染便成真、
  欲證平常道,當生平常心。無真任自然,爛漫無機心。
  飢時勿執貪,困時勿執眠。但得無執樂,即名平常心。
  隨緣見大用,時時無牽心。解脫如開車,只要方向明。
  認路有大慧,行進靠資糧。只要車不壞,諸緣無礙行。
  定當得解脫,無須太憂心。擊石火星顯,舉頭見青天。
  智入圓成理,一夢照大千。
  
  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
  肉眼依肉體,能見障內色。所有極有限,煩惱所障故。
  天眼緣業力,或由定力成,可觀障外色,報得成此眼。
  此天於色界,四大清浄造。視地及地下,以及諸六道。
  慧眼根本智,照見真空理。可照破我空,二聖有此眼。
  慧能觀照之,是故名為眼。照諸法皆空,真理空慧名。
  慧眼見真實,故能到彼岸。若有所見時,不名為慧眼。
  不見有為法,不見無為法。不見眾生相,盡滅一異相,
  捨離諸執著,不受一切法。法眼後得智,照見差別事。
  既能證實相,並通世間法。菩薩為度眾,生清净法眼,
  遍觀一切法,能知亦能行。種種方便門,令眾生修證。
  佛眼佛獨有,照破諸無明。智慧無不極,定慧皆圓融。
  佛眼大俱足,覺了法性也。無事不知見,無事無明聞。
  古德說五眼,一頌說異同:天眼通非礙,肉眼礙非通,
  法眼能觀俗,慧眼了真空,佛眼如千日,照異本還同。
  
  聲聞照我空,定多智慧少。菩薩見佛性,慧多未盡明。
  佛定慧圓滿,智悲成圓融。
  人見難除者,計有兩種因:或是見不明,或自以為是。
  故說八不法,横通諸經論。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八不破諸相,混相而顯性。
  真諦無生滅,不執而隨緣。
  
  不可得無有,因事而顯心。諸心有三際,亦謂遷流心。
  此心時生滅,故名為非心。真心無妄念,有念是妄心。
  眾生不覺知,起分別執著。直向不可得,契入見空寂。
  寂照當同時,久久成性德。行不著空有,觀一空到底。
  真心亦真空,因離名相故。真心亦真有,恒常不變故。
  心外本無法,心生法亦生。
  
  緣生即條件,諸法皆因緣。親因謂之因,疏因謂之緣。
  法不離因果,因果攝諸法。當體雖是空,緣生而顯現。
  心亦緣生物,無明緣行識。緣生不可得,即是空之義。
  行者修行時,或明了緣生,或安住明體,寂照可同時。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
  福德無自性,亦是因緣生。故說無福德,是名大福德。
  有相方有拘,無相成無為。無為合大道,故當不著相。
  
  第二十品離色離相分
  佛陀現色身,示現緣生法。本具之體性,其實歸空寂。
  緣生即是假,非俱足色身。勿執相昧性,性相同一味。
  五大金剛相,生起次第身。莊嚴大人相,亦名空色身。
  報化本是幻,法身方為真。如來之性光,常照常空寂。
  因圓而果滿,故俱足色身。當知諸相好,性德圓明相。
  豈可執外相,更忘法身乎?
  
  當知佛出世,以說諸法空。因有緣生故,因果方不空。
  相續遷流化,顯現故不息。有因便有果,因勝果必勝。
  世上之萬相,無非因與果。因果無自性,本體亦為空。
  萬法刹那間,已成陳跡矣。因果復因果,相續不曾斷。
  性上雖然無,相上有緣起。故不執實有,亦不能偏空。
  性本非緣生,超然緣生法。故當明自性,隨緣以度眾。
  諸法雖緣生,本體元無生。世法隨其緣,隨緣出世法。
  雖觀諸法起,安住無生心。
  
  第二十一品非說所說分
  佛性常清净,有執非如來。有為則非佛,是故名為謗。
  法身無念說,報化說無念。度眾是因有,往昔善根力,
  於彼諸有情,隨緣做勝解。不起分別心,任運濟度之。
  佛於因地時,時時發大願。大悲願俱足,深觀緣生法。
  觀緣生假有,觀本具真空。熏習成善根,而後成二智。
  
  根本智性體,後得智性用。得體而後用,後得明根本。
  若鏡無垢塵,能顯種種相。智光圓空寂,能成種種事。
  佛陀說法時,如空谷大響。說法實無說,大默亦如雷,
  本來已清净,超越言與語。有感斯有應,亦如叩大鐘。
  大扣有大響,小扣有小鳴。說法亦緣生,當體亦空無。
  欲覺本自性,亦了不可得。是說說無說,有執成謗佛。
  眾生亦假名,假名非眾生。
  
  第二十二品無法可得分
  空明無所得,故無法可得。緣生體自空,沒有所得法。
  有法為法縛,無法得解脫。覺性原無為,大妙難比量。
  諸法無取捨,逍達得自在。出淵見大日,入海見波光。
  內覺身心息,外見萬事空。秋毫亦不見,塵埃早隨風。
  春花正燦爛,秋月照明心。四時無所執,湛然得清明。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諸法皆佛法,無有高下故。法性既平等,無實亦無虚。
  所見無非心,由心而造命。愚者鎖雙眉,一生常憂患。
  智者笑口開,無時而不樂。見乃心之表,相異成人生。
  以水喻之者,可知心之事。人見為水者,魚龍成房屋。
  修羅成刀杖,天人是甘露。餓鬼為農血,皆由業力故。
  羅漢見本空,菩薩知性體,亦明其性相,佛眼則一如。
  雖有諸異相,其實體性一。是故說平等,不可分高下。
  全性起修時,圓明成性德。善法不住相,離相成菩提。
  萬法皆不住,萬法成一如。真心如大水,隨物顯其形。
  山高水大關,月落日更生。尼姑是女子,和尚原是僧。
  水天成一錢,法上無疏親。了知平等性,無我亦無卿。
  
  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分
  七寶盈大宇,不如無為心。有漏非大福,無漏解脫因。
  無生成一快,五毒永無蹤。常樂我净日,無時不清明。
  
  第二十五品化無所化分
  佛陀常寂照,寂照不相疑。度生有分別,便會有能所。
  如來證平等,一真法界矣。眾生賴緣生,五蕴集合體。
  如來視眾生,並無分別意。上無佛可成,下無生可度。
  度生而不執,是故名無度。轉凡無牽掛,成聖亦無事,
  只管守真心,但蔫直行去。若觀有相時,亦不離法身。
  盡空諸相時,剛絕情識日。性相一如如,能所無二執。
  夜夜共卿眠,朝朝看雲翳。香風隨小裙,默裏有心知。
  相笑成甜美,無語有春意。欲識卿之心,更在無語裏。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眾生即著相,故再說相好。相由心造故,無相無不相。
  法相亦假名,一塵不染著。故當執法劍,穿透諸相象。
  外道常污佛,稱這偶像派,其實佛破相,無我亦無佛。
  
  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分
  斷滅成大患,執空佛不成。布施不住相,而非不佈施。
  通達無我法,而不滅法相。不取亦不滅,方能證如如。
  
  密乘修行時,亦當成如是。生起修不斷,圓滿修不取。
  光明大手印,證而不執證。得見法身後,深入三摩地。
  顯現生報化,得現成大智。報化起法身,依於三昧力。
  若不修定慧,性體不成用。自性大無外,自性小無內,
  超然於內外,故名無相矣。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
  無執無生時,方名無生忍。忍者無生忍,契合無間意。
  一切法無我,空寂故無生。此忍意多種,知行更合一。
  行由解而出,解因行而成。定慧均等時,解行成就矣。
  修福而不受,於無我成忍。無受不貪著,非拒而不納。
  不著空大悲,不著有大智。正受成三昧,於法行無事。
  無住也無住,無取當無取。一心清浄也,一塵難染著。
  行住與坐臥,不離此正見。
  
  第二十九品威儀寂净分
  法身常不動,故說無來去。法身遍法界,是故無來去。
  心净則佛顯,遂名曰來矣。心濁則佛隱,權當說去矣。
  如如而不動,無來亦無去。無相無不相,見性成真如。
  契入性體後,任其來與去。不執亦不斷,寂照同時矣。
  
  修净亦明理,若明真空意。往生實無生,佛迎實無迎。
  事相有來無,理體則如如。依性而顯相,由性而障性。
  回光可返照,不沉空滞寂。性相雙融時,不等方如如。
  無妨隨緣行,不可隨緣轉。勤勤觀照心,密密勘察意。
  不為相所縛,明相入體矣。泯相無著斷,空不壞諸法。
  
  第三十品一合理相分
  幻相因緣生,是名一合相。迷事謂凡情,知幻是正覺。
  明妄即是離,離幻即是覺。安住幻觀中,圓頓無次第。
  
  第三十一品知見不生分
  大德有萬種,無求最尊崇。但得無事福,便是無心人。
  無求便無著,無心即大心。自性本俱足,何必去求人。
  尺絲方下水,千波已滋生。夜靜水當息,明月照水清。
  
  如是知重聞,聞而生大慧。發願生心後,聞理而了知。
  如是見重思,思而生大慧。聞後常思維,諸法之本性。
  如是信解者,修而生大慧。觀照並保任,永無退轉時。
  首先當了知,進而能照見,三則能信解,並重聞思修。
  了了而分明,現而無自性。
  
  佛陀傳妙法,無非有兩種,一者明心性,二者如法修。
  前者理性也,差別見平等。後者修功也,平等見差別。
  修功當精進,否則成狂慧。若一法不修,我見亦不除,
  狂言有般若,是名佛不救。
  
  修行有兩種,觀門與行門。觀者重理性,覺照成妙門。
  理觀亦是修,修時當明理。理觀兼事修,二者不訣一。
  行門重實踐,行為利眾生。布施並持戒,八萬四千門。
  平等與差別,更當明一體。性修當不一,理事成圓融。
  幻中生大行,夢中做佛事。無執亦無捨,精進恒常事。
  我見亦為幻,源於自真性。亦為緣生法,隨攀緣而起。
  心若不生時,我見即不起。凡夫若不覺,認賊而為子。
  此賊非外來,原是自家人。所謂離妄者,即是不起意。
  初時念時動,久久而清净。無念非無念,大日更光明。
  念頭不起時,靈光仍獨耀。面對諸妄境,不起為實劍。
  斬斷諸妄心,離相即是照。隨它妄息去,隨它妄境來。
  不起便無應,安住清净心。圓照清净覺,永斷諸無明。
  法法與非法,盡皆而不住。止則息萬緣,了了而證知。
  觀則生洞見,明差別事相。
  
  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
  貪欲無窮盡,財寶有漏空。得慧大解脫,四句可證道。
  悟入無生慧,施而不住相。以不生滅生,而說實相法。
  不取故不動,如如而明明。取捨即輪迥,離相即證成。
  不取如圓鏡,有相而依空。正念即覺照,湛寂而明明。
  圓照非着力,不净亦不沉。此間正念起,遍心得清明。
  訓練串習力,安住清净心。綿密而相續,安住不動心。
  攝心非無念,畢竟無自性。得無所離時,乃除諸幻心。
  一無所住時,便可證無生。明知緣生法,皆夢幻泡影。
  沐猴捉水月,病眼見飛花。萬法由心現,六塵如净雲。
  
  如如不動中,五智起妙用。輪涅本是夢,無起滅來去。
  證亦無所證,無所亦無能。一切法平等,無壞亦無生。
  緣生係有為,觀照亦緣生。但有能所時,便落有為中。
  不著是無為,不取於諸相。度生原是夢,輪涅亦是夢,
  了不可得時,方可成正覺。
  
  二乘若了知,度生原是夢,便不沉空滞,明了不可得。
  凡夫若了知,一切原是夢。照破我法執,度入寂滅海。
  依心而為因,託事是為緣,因緣會合時,萬相嚴然矣。
  順逆諸幻境,亦是如夢矣。世界如戲場,好壞苦樂等。
  雖然有悲喜,妄識業緣耳。雖然鑼鼓喧,角色鬧紛紛。
  戲完遂下台,一切如幻影。菩薩亦演戲,劇情為度眾。
  雖如救頭燃,其實無執著。世界如水泡,脆薄易壤滅,
  亦如諸光影,妄有而實無。生命即記憶,人生即念頭。
  念頭如水泡,尋之無蹤跡。事相如朝露,雖然亮晶晶。
  日出即蒸發,更不見諸景。明明當了知,應當生警覺。
  勿認假成真,味卻自心性。妙用此理時,契入離戲境。
  自性當如鏡,照徹諸幻境。
  
  三性三不性,悟緣起性空。首當釋三性,一遍計執性,
  二依他起性,三圓成實性。遍計執性者,普遍執著也,
  凡夫分別心,聖賢隨因緣。雖為妄想事,真心所顯現。
  依他起性者,依因緣而起。若無因緣故,便無諸法相。
  圓成實性者,圓滿本俱足。心體所本具,實相本净心。
  
  何謂三無性?一者相無性,二者生無性,三勝義無性。
  何謂相無性?執著有為法,望繩而當蛇,虚妄非真實。
  何謂生無性?緣生故假有。因為依他起,一切非實體。
  何謂勝義無?真如之性也。一切法之本,是名第一義。
  眾生性本具,圓滿而成實。當知清净心,本來而離相。
  勝義亦名相,不執亦不著。性相皆計執,心故無相也。
  
  行者聞此經,當信受奉行。信心不逆也,受深解義趣。
  奉遵奉而行,行自利利他。無心求福慧,自然合大道。
  當得見真心,莫管妙不妙。心空萬相幻,念寂靈光照。
  語則彰法體,默則契至道。動成法身王,静若山巔笑。
  空花入陽焰,風裏笛聲叫。但得成無心,定契解脫道。
  只是無心中,尚有慧光耀。此光亦不執,明明又了了。
  會當一撫掌,哎呀無事了。
  (007282220601)

Tags: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